乘龍H7換電重卡交付北部灣港 助力綠色港口建設
3月31日,北部灣港首批換電重卡與10W-1充換電站交付啟用活動在北部灣港防城港區舉行,標志著防城港碼頭首批換電重卡與10W-1充換電站啟動試運行。這是北部灣港在能源消費清潔替代、加快推進綠色港口及“零碳”碼頭建設中取得又一關鍵性突破。
活動中,東風柳汽與防城港碼頭公司進行新能源換電重卡進行車輛鑰匙交接,共同按下首座充換電站啟動按鈕。
該充換電站是北部灣港推動水平運輸車輛“油改電”項目的試點站,占地面積約300平方米,由5個集裝箱模塊組裝而成,現場吊裝到調試僅需3天時間,站內共配備4個電池充電位及4塊備用電池組。針對港口作業場景與環境特點,在北部灣港技術、業務部門以及廠家聯合攻關下,在國內首次將雷達測距、視覺AI定位、防風防搖擺、磁力吊裝等多項先進智能與5G通信技術應用在充換電站內。
與充換電站同步投用的還有10臺新能源換電重卡。該換電牽引車為北部灣港聯合東風柳汽針對港口集裝箱運輸距離短、頻次高、載重大等特點研制,創新采用了141kwh的動力電池。經實況運行,該車輛采在動力性、安全性、舒適性、操作性以及能耗水平等方面,均能滿足港口集裝箱集疏運作業。同時,通過“車電分離”的換電運營模式,141kwh動力電池在港口特定場景下要更加經濟實惠,大大地降低了購置成本與用車成本。
這批車輛每次換電后,可進行10-12小時的班次作業,實現“超長待機”。通過由充換電站、車電匹配模塊、電池組、云管理平臺四部分組成的整套換電系統,換電次數可達144次/天,滿足20臺至30臺重卡的每日換電需求,實現作業車輛快速補能全天候作業,保障碼頭的高效順暢運輸,生產作業提質增效進一步凸顯。
近年來,北部灣港不斷推動港口能源結構調整,向綠色港口、“零碳”碼頭轉型發展。該項目的建成和投用,是北部灣港落實“碳達峰、碳中和”重大戰略部署、堅決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北部灣港“四個一流”囑托取得的新成果。同時,為防城港港區集裝箱碼頭開啟了“換電+”的新作業模式,實現集裝箱水平運輸過程的低碳、零排。對比燃油車型的運輸模式,預計每年可減少柴油消耗約20萬升,減少二氧化碳排放480噸。
東風柳汽作為卡車行業首個發布“碳達峰”計劃的品牌,一直以來,都在積極踐行綠色發展理念,致力于在智能汽車、低碳出行和用戶價值方面持續深耕,為卡車行業樹立標桿。未來,東風柳汽乘龍將繼續秉持以客戶為中心的理念,堅持技術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,探索商用車行業發展的更多可能性,打造更加綠色、高效、智能的新能源產品,助力“雙碳”目標實現和行業綠色高質量發展。
(責任編輯:馬瀚明)